對於一台全片幅可交換鏡頭相機而言,很輕、很小。
關於它2430萬畫素的CMOS感光原件、Bionz X處理器、有低通濾鏡的配置,以及搭配各家轉接環的實拍結果,從Leica、Voigtlander、ZEISS到Nikon、Canon,從f1到f22,從iso64到iso25600,實測照片愈來愈多,幾乎是一片叫好聲,某些部分略有缺失,卻瑕不掩瑜。
但在我透過metabones轉接環接上nikkor鏡頭,將右手合上內置電池的握把,左手托住鏡頭,右眼湊上EVF試圖按下快門時,不對勁!非常不對勁的感覺!快門位置不對!
雖然蒙皮的把手比nex系列來得大,也做了符合人體工學的曲線設計,讓右手中指會自然的落在凹陷處,握感不錯,而最重要的食指也適當地落在把手上端的前側平台處,問題來了,這個位置竟然配置的是前轉盤,不是快門!快門位在機頂處!當右手穩固的抓緊把手,取好景準備按下快門時,食指與中指之間必須拉開一個比較大的角度,整個右手掌的負擔加重,手持穩定度下降,疲勞感也明顯上升,無奈的是,食指第三節跟機身之間還卡了個背帶環。
剛開始還說服自己,或許只是習慣上的問題,熟悉過後應該會比較習慣快門和個轉盤的配置,但使用愈久,愈發現這個設計的不當!總是要摸個兩下才能探到快門的位置。
不禁開始思索究竟Sony為什麼要這樣子設計?回顧過往機械式相機時代,快門幾乎都是落在這個位置沒有問題,那是因為沒有外突的把手,右手握上相機後,食指指腹會自然的落在快門按鈕上,食指第三節會靠著機身右側偏後,如左側第一張照片;大多數擁有外突握把的數位相機,右手握上相機後,整支食指會偏在機身右側偏前,指頭自然地落在握把上端的前平台,就如中間那張照片;為了要按A7的快門,食指必須向上、向後拉開到快門的位置,不止不舒服,也影響相機穩定,更讓使用者久握不適。
按這裡檢視圖片
或許A7機身的設計就是不同於DSLR的圓潤寬大,比較簡潔、直線、剛硬的線條有些些機械相機或是leica、contax的味道,長這樣的快門可能比較符合他的 tone 調,但如此影響使用者體驗的問題讓我完全沒辦法接受。
繼續使用這台相機,更會發現諸多按鈕位置奇特!特別是「menu」與「C2/放大」按鈕的位置,以及其既內凹又外突的設計,非常的不就手;「menu」的位置更是奇怪,當進入menu選單做設定時,若要回到上一層選單或是退出時,LCD顯示器的右下角並排顯示著「menu與一個倒鉤的箭頭」,或是「menu與退出」的圖示,這樣的提示位在右下角,按鈕卻在整台相機最左上角的地方,無法理解這樣的設計。瀏覽照片時放大按鈕「C2」與縮小按鈕「AEL」,兩個按鈕的位置、形狀太不匹配,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同一功能系的按鈕,也讓人很難習慣他。
雖然A7這台相機的畫質不賴,轉接功能便利,諸多自定功能鍵的設計讓使用上很方便,但對於快門位置的不適當著實讓我耿耿於懷,好幾個功能鍵的配置更是讓我每按一次心裡念一次,真切的希望繼續發展下去的A系列E接環相機能夠更從使用者的體驗著眼。
A7第一次帶出場,搭配nikkor 50mm f1.4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