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最新綜合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嘆!一個財金系高材生:進了外商銀行,最重要的能力竟是「找餐廳」
Feb 12th 2015, 10:11, by 謝宇程

圖片來源:www.audio-luci-store.it@flickr, CC BY 2.0

台灣的年輕人,缺乏的是能力嗎?

一位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學生,外表亮麗,而且極為聰明。她從入學第一天起就不斷被告知:去外商投資銀行才是有發展的路。於是,她大學極度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勝出,得到高盛實習的經歷,後來得到金融分析比賽台灣區冠軍的頭銜,最後進入著名的外商投資銀行擔任半導體股票分析員。

但她的光明人生並未就此到來。

她愈是深入了解這個產業、了解她每天執行的業務,了解這個專業背後的真正面貌,她就愈覺得不堪聞問。她和我說了這些心底話:

投資銀行之中聚集了許多聰明而努力的人,這群人對社會卻沒有造成等值的貢獻。所有公開的資訊,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散播,靠公開的資訊幾乎不可能致富。所以,在投銀圈內,取得資訊的「專業能力」,可能包括和半導體大廠的銷售部門「打好關係」,訂單變化時會及早得知。「打關係」需要的絕不是財務分析能力,而是找好酒、找餐廳、找正妹的能力 -- 坦白說,有些手段和方法是「法律邊緣」的。

後來,她離開了那個「最有出息」的投資分析師職務。待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卻不是因為能力不足。

競爭勝出者,並不見得勝任愉快

日前有機會訪談一位頂尖大學的行政主管,他告訴我該校的目標是培養領導人,於是我接口問:「貴校如何培養領導人?方法是什麼呢?」

「這幾年,我們學校成立了許多學程,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多元能力」,例如創新創業能力、美感藝術能力、國際觀和外語能力…。一瞬間,我腦中閃過許多職場書的書名,類似《X歲之前要培養的Y種能力》。

無論在報章上,無論在學校行政或治校政策上,我們看到許多校長、大學教授擔心學生出校門的時候能力不足。於是,他們設立各種規則、課程、學程、改革招生考試…要加強「能力」。從長遠來看,學生真的很缺能力嗎?或者,話反過來說,那些在相對年輕就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是因為身懷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超能絕技嗎?

得心應手、駕輕就熟,不導致傑出超卓

我的一位老同學,她在台灣兩大商學殿堂先後完成學業,進入台灣最具國際知名度的電子科技公司工作,擔任產品經理。在接受訪談過程中,她毫不藏私地分享擔任產品經理的見地、技巧、思維,告訴我她如何從青澀懵懂,到後來的駕輕就熟。

「如果已經做得這麼順了,為什麼還要離職?」

她告訴我幾個原因,有家庭考量,也有公司文化,但她自己也知道,沒有工作不辛苦 -- 事實上,她後來的創業可能更辛苦,收入也不見得比得上過往在大公司拿的薪水。

我愈來愈發現,有熱情去工作的人,跟只是不討厭工作的人,有極大的差別。有些同事,下了班之後還是會興致高昂地去搜尋手機、筆電的最新資訊,上國外網站觀察趨勢,也會自己掏腰包去買很多產品來做測試評比。我發現自己做不到。工作技能是可以學習,你可以靠努力讓工作表現達到80分。但是要達到100分,一定要有熱情,才能長期全力投入。

事實上,也們都算是幸運。他們從二三十歲,就意識到他們真正缺乏、真正該去追尋的事情。而許多人,為了安定的薪水,在自己不認同也不愛好的專業上,不認真、不在乎,不投入。常常,公司或機構無法進步,是因為充斥這樣的員工,而他們本人,也一年一年地,心靈乾枯而石化。

小十歲的學妹說我錯了,重點不在能力

我個人對「能力」這兩個字的執迷,是被一個年紀小我超過十歲的學妹所點醒的。她是張希慈,大學剛畢業就得到極多校內外的榮銜,並以「城市浪人計畫」創業,跨足台灣與香港共計十多個城市、亞洲各國,兩千名大專院校學生參與。她的書寫、志業,已經得到廣泛的重視,使她甚至受邀寫書出版,分享她家庭教育的成功與特殊之處。

在訪談張希慈的時候,我一再詢問她學歷習程中的細節帶給了她什麼影響。她一一描述了在社會企業研究社之中的體悟、在廣西志工服務之中的觀察、在甘肅荒涼地區為當地兒童上課的震撼、訪問血汗工廠農民工所感到的無奈。

我一邊聽,筆卻沒有在記,因為沒有聽到我心中的「關鍵字」。最後我問她:「你怎麼不和我說明,你在這些事情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能力,讓你今天能這麼優異?」她愣住了,低下了頭想了好一會兒,認真地說:

我從來不特別覺得,學到什麼能力對我有太大的影響。過去的學習、見聞,給我最大的助益,總是讓我更了解這個世界,讓我知道我可以為這個世界做什麼。我總覺得,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點燃心底的動力。

啟動 TEDxTaipei 的,竟是來自一個糖罐

希慈這番感悟,其實常有不同的人,在書籍中、訪談中告訴我們,只是不見得用完全相同的詞語,但常被我們忽略。非常相似的話,另一個台灣極為傑出的青年、我們這一代青年中的領銜人物之一:TEDxTaipei 策展人許毓仁,也和我說過。他曾經在耐吉公司擁有一分前景很好、得心應手的工作。但是他最終從那分工作離開了,開啟了台灣最重要的創見和故事交流平台,原因也是一個事件,在他的心中引發了無可止息的動力。

那一件事情,發生在他在中南美打工留學的時候。他說:

我每天到公園找陌生人練習西班牙文,總會看到一位約六、七歲的小女孩兜售手工藝品,她身軀瘦弱、肚子突出,顯然營養不良。終於有一次我不忍心,和她買了個錢包,看她好幾天沒吃飯的樣子,我就帶她到麵包店裡吃麵包、喝咖啡。

小女孩去拿了糖罐,打開,然後做了一件讓我不可置信的事:她雙手一傾,把整罐糖一股腦全倒入咖啡。

我突然懂了。她吃完這餐後,其實是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而她可能很久沒吃過糖了。後來,我不管到咖啡莊園或是咖啡店,我總會想起那位小女孩,我會記起來,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是這樣過生活,而我會自問,我能幫他們做什麼?

這真是「大哉問」。而許毓仁在和我說這則往事的時候,聲音仍然因激動而有些顫抖,眼眶微有淚光 -- 我也是。

因為心裡迴蕩著這個疑問,許毓仁後來成立「大哉問計畫」,後來轉型成為TEDxTaipei。再一次,不是能力決定了他的方向與成就,而是他心底的動力。

找動力的教育:做得少和留空間

我們以為那些讓一個人早年優異或卓越的原因是能力,常常也是教育體系傾全力培養的重點。但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反例顯示,只有能力而無動力的人,可以存活,但很難超卓,更難快樂。那些有動力的人,無論他們的出發點多麼劣勢,常能爬到山峰,即使不顯赫惹眼,也會發出耀眼又溫暖的光芒照耀旁人。

許多教授和校長還沒搞清楚:如果心中有動力,年輕人會突破萬難去學習能力;如果沒有動力,如山如海的課程或資源在他的面前,他也不知如何組合、如何深入。

動力是發現的,不是灌輸的,不必然要安排學生上課程,也不是上課程就能達到。發現動力,學生要有看世界、想自己、嘗試與遊盪的空間 -- 像許毓仁和張希慈那樣。也許,教授們和校長們要為學生好、改善高等教育,並不是該做更多,也許正好是該做更少。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ihop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